广东买药又有新变化 这些区域暂停销售

【导语】:7月18日深圳新增3例确诊病例和5例无症状感染者,轨迹涉及福田、南山、罗湖、盐田、大鹏,多地升为中高低风险区。身在中高风险区的小伙伴注意了,区域内这些药暂停销售!

01

中高风险区暂停销售《目录》药品

低风险区登记购买

7月5日,广东药监局官网发布《广东省零售药店哨点监测工作规范指引(2022年第二版)》。根据指引:

01中、高风险区域内:

  • 零售药店应当暂停销售《目录》药品,直至解除风险管理;
  • 如病情需要必须服用《目录》药品,请按照属地防控指挥办的规范要求用药或者指引前往医疗机构就诊。

02低风险区域内:

  • 零售药店应当及时、全面、准确做好购买《目录》药品人员信息登记报告工作;
  • 老年人、视力听力残障人士、没有智能手机等无法使用扫码的特殊人群,药店工作人员应当协助登记,并同时登记同住人员联系方式;
  • 零售药店应当指引购买《目录》药品人员开展核酸检测,必要时指引顾客先开展一次抗原检测。

《目录》如下↓↓↓

位于中高风险地区的宝们注意了,不仅线下的售药会暂停,线上买《目录》药品也是不配送的哦!

大家都知道,平时买退热止咳药都要实名登记。好消息来了!常态化防控期间买这些药不用登记啦!

02

常态化防控期间

退烧止咳等药品无需实名登记

《指引》明确,常态化防控期间,零售药店应当对进店顾客开展“三查验”(全程佩戴口罩、测量体温、出示健康码),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。销售《目录》药品无需实名登记报告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上面讲的规定适用于常态化防控期间,如果出现本土疫情,还是要登记的哈!

03

不得向发热

或“黄、红码”人员销售药品

《指引》指出,出现本土疫情辖区(县、市、区一级,东莞市、中山市为镇、街一级,以下简称辖区)内零售药店应当立即启动自动响应和购买《目录》药品人员实名登记报告机制,对进店顾客开展“三查验”。

零售药店不得向体温≥37.3℃或健康码为“黄码”“红码”顾客销售药品,应当指引有发热、干咳、咽痛、嗅(味)觉减退、鼻塞、流涕、结膜炎、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的购药顾客前往附近医疗机构(设置发热门诊、发热诊室)就诊,指引“黄码”顾客到就近核酸检测点采样。发现“红码”顾客应当立即报告属地防控指挥办(社区“三人小组”)。

作者:W
将本文分享给好友

相关资讯

大家都在看

生活
办事
交通
教育